植物簡介
黃花梨為落葉喬木,樹高 10 ~25 米,**大胸徑超過60 cm ,樹冠廣傘形,分杈較低,枝椏較多,側枝粗壯,樹皮淺灰黃色。奇數羽狀復葉,長15 ~26 cm ,卵形或橢圓形;花淡黃色或乳白色,花期4 ~6 月;莢果舌狀,長橢圓形,扁平,10 月~翌年1月為種子成熟期。還有一種黃花梨則屬于是果樹。
黃花梨又名降香黃檀,學名降香黃檀木,又稱海南黃檀木、海南黃花梨木。原產地中國海南島吊羅山尖峰嶺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區,多生長在吊羅山海拔100米左右陽光充足的地方。因其成材緩慢、木質堅實、花紋漂亮,始終位列五大名木之一,現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據《中國樹木志》記載,野生海南黃花梨產于海南島上除萬寧、陵水、五指山市以外的各市縣,其中白沙、東方、昌江、樂東、三亞、海口為主要產區。它們一般生長于海拔350米以下的山坡上。名貴的海南黃花梨則主要生長在黎族地區,其中尤以昌江王下地區的海南黃花梨**為珍貴。
黃花梨樹種
黃花梨實為呈黃褐色的“花梨”或“花櫚”。是明清硬木家具的主要用材,以心材呈黃褐色為好。明,清時期考究的木器家具都選“黃花梨”制造,其紋理或隱或現,色澤不靜不喧,被視作上乘佳品,備受明清匠人寵愛,特別是明清盛世的文人、仕大夫之族對家具的審美情趣更使得這一時期的黃花梨家具卓而不群,無論從藝術審美、還是人工學的角度來看都贊不絕口,可稱為世界家具藝術中的珍品。
兩廣沿海,越南部分地區也有出產,海南產量曾幾度遠超其他地區。解放后,尤其是改革開放后,由于過度開采,產量大不如前。國家方面也有發布相關限伐條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