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椹的作用
據《果品與健康》書中介紹,桑椹在中國醫學中,一向被視為補益之品,是補肝益腎的佳果。《本草經疏》指出,桑椹為涼血補血益陰之藥。《滇南本草》說桑椹能“益腎臟而固精,久服黑發明目”。《隨息居飲食譜》說:“滋肝腎,充血液,祛風濕,健步履,愈虛風,清虛火”。所以桑椹在中藥里是治療肝腎陰虧、消渴、耳鳴、目暗、便秘和關節不利的常用藥。
作為保健食品,桑椹除鮮食外,還可以制成桑椹糖、桑椹蜜餞、蜜膏等。《四時月令》中說:“四月宜引桑椹酒,能理百種風熱”。經農業部食品檢測中心和山東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等權威部門檢測:椹莓果實和葉片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果肉和葉片內均含有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總含量高達10g/100g);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B1、B2、C,胡蘿卜素、視黃醇等)總含量高達41.6mg/100g;膳食纖維為52.9%,其中可溶性纖維素7.9%;其次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如鐵、鈣、鋅、鉀、磷等微量元素,鮮果中含量高達103mg/100g,硒含量高達37ug/kg;更為突出的是含有大量對心腦血管有特效的白藜蘆醇,養腦護肝的花青素,含量1.1g/100g;葉片干制品(茶葉)內,除含有鮮果的成分外,還富含防止血糖升高的1-脫氧野尻霉素(DNJ);降壓降脂的黃酮類化含物等。由于含有以上特殊成分,自古以來人們一直就把桑椹作為時令鮮果和中醫臨床上常用的中藥材,具有養腎護肝、滋陰補血、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防止血栓形成,潤腸利便、養顏烏發等功效。可用于肝腎陰虧引起的消渴、便秘、關節不利、耳鳴、目暗等癥狀.
供應果樹苗木果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