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說明
造型羅漢松盆景樹形喬木,高達15米,胸徑30厘米;樹皮不規則縱裂,赭黃帶白色或褐色;枝條密生,小枝向上伸展,淡褐色,無毛,有棱狀隆起的葉枕。葉常密生枝的上部,葉間距離極短,革質或薄革質,斜展,窄橢圓形、窄矩圓形或披針狀橢圓形,長1.5-4厘米,寬3-8毫米(幼樹或萌芽枝的葉長達5.5厘米,寬達11毫米,先端鈍、有凸起的小尖頭),上面綠色,有光澤,中脈隆起,下面色淡,干后淡褐色,中脈微隆起,伸至葉尖,邊緣微向下卷曲,先端微尖或鈍,基部漸窄,葉柄極短、長1.5-4毫米。雄球花穗狀、單生或2-3個簇生葉腋,長1-1.5厘米,徑1.5-2毫米,近于無梗,基部苞片約6枚,花藥卵圓形,幾乎無花絲;雌球花單生葉腋,具短梗。種子橢圓狀球形或卵圓形,長7-8毫米或稍長,先端鈍圓、有凸起的小尖頭,種托肉質,圓柱形,長達3毫米,徑3-4毫米,梗長5-15毫米。 羅漢松如何測土配方施肥羅漢松為羅漢松科羅漢松屬,常綠喬木。別名羅漢杉、士杉,原產于我國長江以南各省、自治區。宜地栽、盆養和制作盆景。姿態婆娑,蒼翠濃郁,壽命特長,是優良的觀葉花木之一。羅漢松雖為亞熱帶植物,但自然分布界限可至暖溫帶的南部地區。因此,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在0℃的低溫下不會受凍。因其原產于高山上,怕暑熱,生長適溫為15~28℃。它們屬于陽性植物,不怕陽光暴曬,但也相當耐陰,可在室內或蔽蔭處長期陳設。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在腐殖土中生長特別良好,不耐鹽堿和瘠薄,在輕堿土中葉片常常發黃,比較耐旱,不耐水澇。 羅漢松的造型加工以攀扎為主,修剪為輔。一般以金屬絲攀扎較方便,伸屈自如,線條流暢,并可將枝干進橫列扭旋,以顯示古柏之雅趣。攀扎時重點將主要枝干造型扎好,小枝可攀扎也可修剪。自然界生長的古柏往往呈虬曲狀,羅漢松的樹形也可制作成模樣木,其次為懸崖式、斜干式、風飄式。曲干式的主乾須曲折多變,特別須注意彎曲的方向和 彎曲的程度的變化。懸崖式、斜干式、風飄式的主干也不可太直,而宜帶幾分彎曲。羅漢松的枝葉宜作成團簇狀,并可適當下垂。
特別提示:本信息由相關企業(個人)自行提供,該企業(個人)負責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苗木站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請謹慎采用,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