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
在脆紅李上市高峰,樂山市中區脆紅李技術協會秘書長周貴銀向記者說起脆紅李的淵源:1992年9、10月份,劍峰鄉一村民偶然發現一株野生李樹結的李子又脆又甜,后經科技攻關培育推廣,劍峰鄉種植脆紅李漸成氣候。這種李子豐產期畝產可達5000斤,皮薄、脆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它是一種淡季、反季水果,成熟的時候,幾乎沒有李子類品種與其爭市場,因而,市場銷路暢,經濟效益好。
“前幾年,脆紅李沒有形成產量,價格偏高,每到上市季節,是一天一個價,每天的漲幅都是0.5-1元/斤,售價**低都在2.5元/斤。”周貴銀分析認為,“往年產量少,樂山本地市場需求都沒法滿足,價格肯定虛高”,而且,“高價位嚇跑了外地客戶,使脆紅李很難拓展外地銷售市場。”他認為,“今年的價格是正常的價值回歸,使銷路更寬了,市場更大了。”
據他介紹,在脆紅李的發源地———劍峰鄉,果園已從不足2000畝發展到8500畝,年產量從30萬斤達到今年的250萬斤。
看準市場改善外觀
那么,省內其他地區的農戶可否種植脆紅李呢?周貴銀說,脆紅李在井研、犍為、眉山、綿陽、廣元等地都有所種植,一般種植水平可畝產三四千斤,管理得好的畝產有五六千斤,隨著市場的打開,脆紅李的銷路還會看好。周貴銀說,各地發展脆紅李需注意以下事項:一是規范種植、規模種植,一個地區能有三五十萬斤的年產量,比較符合果商需求;二是建園需建在交通便利之地,若是交通閉塞,運輸靠肩挑背扛,則成本高、費力、影響效益;三是盡可能考慮在空氣、水質、土壤無污染的地區種植。
省農業廳經作處水果專家李濤,曾經到劍峰鄉實地考察過脆紅李。他說,四川盆地內適合桃、李種植的地方都適合脆紅李種植。但他提醒廣大農戶,脆紅李屬于小水果,市場有限,不能跟蘋果、西瓜、梨的市場范圍和規模相比,因此,在選擇種植時要謹慎,注意市場信息和銷售渠道,且在種植時還需實行標準化生產,達到無公害標準。另外,脆紅李雖然味道甘甜可口,但由于體積小,外觀不搶眼,商品性還有待提高,需要長時間的選苗育苗,以發現新的品種。
聯系人:馬娜 電話:13990142529 QQ:23555296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