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說明
冬季修剪獼猴桃苗的目的是更新結果母枝,防止結果部位外移,去除細弱過密的枝條,控制合理的獼猴桃結果枝和發育枝的數量。冬季修剪在落葉后至第二年的傷流前進行。結果母枝每2~3年應更新一次,否則容易造成獼猴桃結果部位外移或上升,影響產量和品質。結果母枝基部的替代枝經培養后,枝條充實,芽眼飽滿,次年成為結果母枝時,即可將老的獼猴桃結果母枝疏除,達到更新的目的。在主干、領導枝上萌發的短枝以及結果母枝上結果枝上部的芽都可培養成為來年的結果母枝。生長過弱或其上分枝過高的結果母枝也要及時更新,獼猴桃苗冬剪時將其從基部潛伏芽處剪掉,促使潛伏芽萌發,并選擇一個健壯的獼猴桃新梢作為第二年的結果母枝。結果母枝或替代枝的間隔為25~35厘米,長度以不與其他枝條纏繞或不垂到地面為準。 獼猴桃扦插苗床要進行精細的管理以提高成苗率,包括搭設蔭棚以防止陽光曝曬;適時澆水以保持溫度濕度;通過地膜覆蓋提高獼猴桃苗床溫度以促進生根和成苗;當新梢長到5厘米之后留下3~4片葉及時摘心等措施。嫩枝扦插徐香獼猴桃苗在生長季節,用當年生未木質化的幼嫩枝條進行扦插來繁育獼猴桃苗木稱為嫩枝扦插。一般從5月中、下旬新梢一次生長高峰之后到9月上旬進行,大多在6月中至7月中旬。扦插苗床做好后,選用生長充實、無病蟲害的插條,長度2~3節,距上端芽約1~2厘米處平剪,下端緊靠芽的下部剪成斜面或平面,上端留1~2個剪掉一半的葉片,既可減少蒸發又可進行光合作用以利生根。扦插前可用低濃度的吲哚丁酸或萘乙酸0.02%~0.05%液浸泡基部3個小時,促進獼猴桃苗生根和成活。扦插后及時澆水,以后定時噴水以保持足夠的濕度。一般覆蓋薄膜的苗床氣溫約25℃左右,氣溫高時要及時噴水降溫,并將塑料膜揭開以通風降溫。成活后應逐漸揭開覆蓋的薄膜以鍛煉獼猴桃幼苗。約45~60天后可將薄膜揭除。當根系生長變慢時,即可進行移栽。嫩枝扦插還可在全光噴霧條件下進行,選擇自然光照充足和排水條件較好的地段作苗床,配置自動間歇噴霧系統,定時定量對扦插苗床進行噴霧以調節濕度和溫度有利于插條的生根和成活。 獼猴桃幼樹整形棚架的整形是當主干生長到1.8~2米左右時,即先向一側沿鐵絲引縛,作為獼猴桃苗領導枝,然后在其彎曲處的對側選一健壯的枝條沿鐵絲向相反方向引縛作為第二領導枝。或當主于高達1.8米時剪截,在剪口下萌發的芽中選兩根健壯的枝條向相反方向引縛,成為兩個獼猴桃苗領導枝。領導枝沿鐵絲每隔50~60厘米纏縛固定,在領導枝上每隔25~40厘米培養一個側枝與領導枝呈垂直方向。每個獼猴桃苗領導枝留5個左右的側枝。大棚架的整形約需5年左右完成。“T”形架的領導枝和側枝的培養方法同大棚架相似,但其側枝長度超過1米時,會從鐵絲向下懸掛,此時需要短截回縮。這種架式需3~4年完成整形。籬架整形有扇形和水平形。扇形整形是在獼猴桃幼苗短截定干后留3~5個枝條作為主枝,生長健壯的主枝在50~70厘米處,生長弱的主枝在30~40厘米處短截。短截后每個主枝上選留2~3個枝條作側枝,并使主枝和側枝綁縛在鐵絲架面上分布均勻成為扇形。水平整形是將主枝在一道和第三道鐵絲上呈水平方向培養4個側枝,各側枝選留3~4個結果母枝,并在第二和第四道鐵絲上綁縛而成。徐香獼猴桃苗栽培的環境條件獼猴桃在中國各省區均有分布,但其比較密集的分布區域集中在秦嶺以南;橫斷山脈以東地區,這一地區也是獼猴桃的經濟栽培區。環境條件是影響獼猴桃經濟栽培的主要因素,這些條件主要包括溫度、光照、水分、土壤特性等。
特別提示:本信息由相關企業(個人)自行提供,該企業(個人)負責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苗木站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請謹慎采用,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