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說明
合理施肥徐香獼猴桃苗獼猴桃苗的生長和結果,從土壤中帶走了大量營養,若不及時補充肥力,則會影響進一步的生長和結果,并縮短獼猴桃樹體的壽命。定植后的獼猴桃幼樹根系較淺,施基肥主要結合擴穴進行,并在每年的3~6月份,每月追施一次速效肥如硝酸胺、尿素或腐熟后的人糞尿等。進入盛果期的成年獼猴桃樹,需肥量加大。一般在果實采收后每株施50公斤左右的有機肥,并在有機肥中混入1.5公斤磷肥。施肥方法一般采用開放射溝的方法,開溝時盡量不要傷及大根,施肥后要結合灌水。追肥可根據獼猴桃樹體的生長期進行,一般在萌芽后進行1次,以氮肥為主,每株施尿素1公斤左右,促進抽梢和枝葉生長,第2次追肥可在花后果實迅速膨大期進行,以復合肥為主,每株0.5公斤,不但對壯果、促梢、擴大樹冠和提高當年產量有作用,而且對來年的獼猴桃花芽形成也有一定效果。第3次追肥可在6月下旬7月上旬施入,可提高果實的品質,又彌補后期生長時的營養不足,這一時期以施磷、鉀肥為主。 防萎蔫 獼猴桃苗在夏季高溫期間葉片萎蔫,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高溫干旱,多發生在晴天中午12時到下午4時,早晚恢復,通常是大面積的發生。出現這種情況應在早晚及時灌水,萎蔫即可解除。二是根系患根腐病、根結線蟲病等,使根系功能被破壞而出現的病理性萎蔫。中午表現**為嚴重,且持續時間較長,嚴重時早晚也表現癥狀,且呈零星發生特點。一旦發現,應刨根檢查,確屬病蟲危害的,應適當剪除枝葉,摘除部分或全部果實,選用農抗120、菌立滅等藥劑灌根。冬季修剪獼猴桃苗的目的是更新結果母枝,防止結果部位外移,去除細弱過密的枝條,控制合理的獼猴桃結果枝和發育枝的數量。冬季修剪在落葉后至第二年的傷流前進行。結果母枝每2~3年應更新一次,否則容易造成獼猴桃結果部位外移或上升,影響產量和品質。結果母枝基部的替代枝經培養后,枝條充實,芽眼飽滿,次年成為結果母枝時,即可將老的獼猴桃結果母枝疏除,達到更新的目的。在主干、領導枝上萌發的短枝以及結果母枝上結果枝上部的芽都可培養成為來年的結果母枝。生長過弱或其上分枝過高的結果母枝也要及時更新,獼猴桃苗冬剪時將其從基部潛伏芽處剪掉,促使潛伏芽萌發,并選擇一個健壯的獼猴桃新梢作為第二年的結果母枝。結果母枝或替代枝的間隔為25~35厘米,長度以不與其他枝條纏繞或不垂到地面為準。
特別提示:本信息由相關企業(個人)自行提供,該企業(個人)負責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苗木站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請謹慎采用,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