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說明
獼猴桃硬枝扦插。一般在秋季落葉后到春季萌芽前進行。選生長健壯、表皮光滑、芽眼飽滿的一年生枝條,粗度0.4-0.8厘米,剪成長10-15厘米的插條,一般有3-4節,留2-3個芽。插條上剪口封蠟或用苔蘚及塑料薄膜包裹,下剪口用生長調節劑,如吲哚丁酸溶液快速處理5秒鐘。然后將三分之二插條插入細沙中,并澆水,上蓋拱形的薄膜帳保護。獼猴桃苗萌芽前,注意土壤水分含量不宜過高,以免影響發根。萌芽后,因蒸騰量增大,須適時澆水綠枝扦插。扦插**適宜時期在一次生長高峰后,獼猴桃苗枝條比較充實的時期,即5月底至6月初左右。選取新梢中部組織充實的枝段,剪留3個芽作插條,上端剪口應距芽3厘米。通常留插條頂端的l-2片葉,葉片大者可剪去葉的一半,用吲哚丁酸或α-萘乙酸處理下剪口,然后插入經消毒的沙床中。扦插后,除遮蔭外,每天早、晚各噴一次水。插床溫度以保持在25℃左右為宜。 ?防陰蔽 盛果期果樹,忽視抹芽,偏施或重施氮肥,獼猴桃樹體容易旺長蔭蔽。夏季輕抹芽重摘心,對一次摘心后萌發的二次枝留3-4葉,三次枝留1-2葉反復摘心。打開光路,對架上外圍枝 (第二到鐵絲外)、結果枝2-3葉反復摘心,疏除營養枝。對架下發生的細弱結果枝和臨時結果枝短截、疏除。摘除老葉黃葉。通過采取以上措施,達到“獼猴桃樹上不纏繞,行間一條縫,樹下見花影,枝枝見陽光”的豐產型園貌。在獼猴桃苗支柱上縱橫交錯地架設橫梁或加上鐵絲,其形似蔭棚,故稱棚架,它適用于平地獼猴桃果園和庭園栽培使用。棚架柱高與“T”形架相同,立柱間距5米X5米左右。每塊地四周立柱的頂架設三角鐵或鋼筋,以便在立柱與立柱之間每隔60厘米左右拉一根鐵絲,并能拉緊成網格狀。獼猴桃苗籬架架面與地面垂直呈籬笆狀,故稱籬架。目前生產上常用的是單壁籬架,這種架式比較適合山地獼猴桃苗園。每隔6米立一立柱,柱長2.6米,埋入土中0.6米。自地面開始每隔0.5米拉一道鐵絲,共拉4道10號鐵絲。
特別提示:本信息由相關企業(個人)自行提供,該企業(個人)負責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苗木站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請謹慎采用,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