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
早熟禾科(Poaceae)黑麥草屬(Lolium)植物,約10種,包括歐亞大陸溫帶地區的飼草和草場禾草及一些有毒雜草(如毒麥〔L. temulentum〕)。高約0.3∼1公尺(1∼3呎),葉堅韌、深綠色。小穗長在「之」字形花軸上。多年生黑麥草(L. perenne)和義大利黑麥草(L. multiflorum)萌芽早,為牧場和草地所收草籽中的重要成分。毒麥常為有毒真菌侵染,其種子還含有麻醉性有毒成分,二者對於草場動物十分危險。
黑麥草為禾本科黑麥草屬,在春、秋季生長繁茂,草質柔嫩多汁,適口性好,是牛、羊、兔、豬、雞、鵝、魚的好飼料。供草期為10月至次年5月,夏天不能生長。
黑麥草的營養成份
黑麥草粗蛋白4.93%,粗脂肪1.06%,天氮浸出物4.57%,鈣0.075%,磷0.07%。其中粗蛋白、粗脂肪比本地雜草含量高出3 倍。
黑麥草的特點
黑麥草須根發達,但入土不深,叢生,分蘗很多,種子千粒重2克左右,黑麥草喜溫暖濕潤土壤,適宜土壤pH為6—7。該草在晝夜溫度為12℃—27℃時再生能力強,光照強,日照短,溫度較低對分蘗有利,遮陽對黑麥草生長不利。黑麥草耐濕,但在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過高時不利于黑麥草生長,可在短時間內提供較多青飼料,是春秋季畜禽的良好草資源。
栽培技術
利用自留地、山坡地、責任田種黑麥草,播種時間9月上旬至11月上旬。可散播也可條播。條播行距11—20厘米,覆土1—2厘米,每畝播種量1—1.5公斤。散播時遇田塊干旱時可灌水,使土壤潮濕后再排水,以有利于黑麥草發芽和出苗整齊,播種時混合10公斤磷肥拌勻后播種效果更好,播種后以15—20公斤復合肥打底,也可施有機肥100—1500公斤,寬5—8公尺為一塊四面清溝,把細土覆蓋在黑麥草種子上,以利出苗,防止漬害。
黑麥草收割
黑麥草長至35—40厘米高時進行刈割,留高2—3厘米,到次年6月底前輪流刈割4—5次,畝產可達5000—10000公斤,每次刈割后應追施10公斤速效氮肥對水澆潑一次。黑麥草營養豐富,鮮草中含蛋白質2.6%,畝產粗蛋白175公斤,是畜禽的好飼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