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為杜鵑的原產地,后由歐洲國家引種到歐洲,與其本地品種雜交育種,得到優良園藝品種四季杜鵑,分布于荷蘭、比利時,丹麥、德國等,因比利時品種最多,故又統稱為比利時杜鵑。它性喜涼爽,忌高溫炎熱;忌烈日,喜半陰;根細弱而淺生,怕干又怕澇;忌濃肥,易傷根;喜弱酸性土壤、水分,忌鹽堿;最適生長溫度20-25℃。
北方氣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干燥,土壤、水份偏堿,很不適于杜鵑的生長。在北方蒔養杜鵑,必須創造適于杜鵑生長的條件。
應注意以下幾點:
1、春夏季節注意遮陰與保濕。比利時杜鵑喜半陰、通風良好的濕潤環境,應經常向地面及周圍灑水保濕,用50-70%的遮陰網遮陰。
2、秋季注意植株的修剪。比利時杜鵑四季皆可形成花蕾,如果要使其在春節前開花,應當在7-8月對杜鵑進行剪枝,這樣形成的花蕾可在春節前開花。
3、冬季應注意保溫。比利時杜鵑在溫度低于10℃時,幾乎處于停長狀態,應使溫室溫度高于10℃。
4、澆水施肥要適肥。比利時杜鵑根細而淺,怕干又怕澇,過干葉尖會焦枯,過澇葉色變黃,心葉卷曲。澆水時可加入1‰的硫酸亞鐵,施肥濃度不能超過2‰。
只要方法得當,比利時杜鵑在北方同樣可以養的繁花似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