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有食用、藥用、材用等多種用途,又是綠化和美化的優良樹種,具有很好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其果、葉、皮、枝、根、干均可利用。在苗木生產中,銀杏的育苗方法有多種,應根據不同的生產規模和苗木用途,分別選用不同的繁育方法。
銀杏樹繁育方法:
一、扦插繁殖扦插繁殖可分為老枝扦插和嫩枝扦插,老枝扦插適用于大面積綠化用苗的繁育,嫩枝扦插適用于家庭或園林單位少量用苗的繁育。老枝扦插一般是在春季3~4月,從成品苗圃采穗或在大樹上選取1~2年生的優質枝條,剪截成15~20CM長的插條,上剪口要剪得平滑呈圓形,下剪口剪成馬耳形。剪好后,每50根扎成一捆,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再用100×10E-6濃度的ABT生根粉浸泡1小、時,扦插于細黃沙或疏松的苗床土壤中。扦插后澆足水,保持土壤濕潤,約40天后即可生根。成活后進行正常管理,第二年春季即可移植。嫩枝扦插是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剪取銀杏根際周圍或枝上抽穗后尚未木質化的插條(插條長約2CM,留2片葉),插入容器后置于散射光處,每3天左右換1次水,直至長出愈傷組織,即可移植于黃沙或苗床土壤中,但在晴天的中午前后要遮陽,葉面要噴霧2~3次,待成活后進人正常管理。 二、分株繁殖分株繁殖一般用來培育砧木和綠化用苗。銀杏容易發生萌蘗,尤以10~20年的樹木萌蘗最多。春季可利用分蘗進行分株繁殖,方法是剔除根際周圍的土,用刀將帶須根的蘗條從母株上切下,另行栽植培育。雌株的萌蘗可以提早結果年齡。
四、播種繁殖播種繁殖多用于大面積綠化用苗或制作叢株式盆景。秋季采收種子后,去掉外種皮,將帶果皮的種子曬干,當年即可冬播或在次年春播。若春播,必須先進行混沙層積催芽。播種時,將種子胚芽橫放在播種溝內,播后覆土3~4CM厚并壓實,幼苗當年可長至15~25CM高。秋季落葉后,即可移植。但須注意的是苗床要選擇排水良好的地段,以防積水而使幼苗近地面的部分腐爛。
銀杏樹栽培模式:
銀杏根據栽培目的的不同,其栽植 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矮干密植豐產園的營造苗木宜選用2—3年實生苗定植,定植當年或第二年嫁接,初植密度2×3米,即110株/畝,封 行前抽株抽行疏移,經營密度4×6米,即28株/畝,雌雄比為100:2—5,雄株植于常年主風方向的上方。 2.喬干稀植豐產園一般宜選用4—5年生以上的苗木。對于干高為100—150CM的喬干豐產園, 經營密度以5×6米,即22株/畝為宜,對于干高2米以上的喬干稀植園,經營密度以6×7米,即15株/畝為宜。
3.采葉園的營造苗木以2—3年生,地徑1.5CM以上為宜,栽植密度以株行距40×100CM。即1666株/畝,這樣栽后2—3年即可形成一定產量。
4.速生豐產林的營造苗木以3—4年苗木為宜,栽植密度為4×5米。
5.四旁栽植:四旁栽植的銀杏以選用大苗為宜,栽植的銀杏要與住房之間距離不少于3米以上,株行距6—8米為宜。
6.農田防護林的營造一般要求苗齡5年以上,胸徑3.0CM,苗高2.5米以上,頂芽飽滿充實,頂端優勢明顯,根系發達的優質壯苗。單行栽植株距6—8米,雙行栽植行距8米,株距6米。
各種栽植模式都要“深穴、足肥、淺栽、踏實”。一般長江以南地區,宜在9—11月栽植,北方地區以春季清明前后栽植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