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播種繁殖方法與雪松移栽養護步驟
雪松播種繁殖方法:
圃地在翻耕時應施足餅肥或腐熟的畜糞作基肥。如用良田育苗,每畝還要加施鈣鎂磷肥100斤,在最后一次耕耙前,每畝撒施敵克松2-3斤或硫酸亞鐵20-30斤進行土壤消毒,然后做成深溝高畦的苗床,苗床寬1-1.2米、高0.3米,床面要整細,筑成龜背形,床面中間稍高,四周可用磚砌或泥堆,筑好的床面再鋪上一層3-5厘米厚的不帶病菌、比較肥沃、疏松并過篩的山上生土。
雪松種子一般約6000-8000粒/1千克,空粒較多,因此需進行選種,將空粒去除。種子播前要經過浸種催芽,以冷水浸種96小時效果最佳;也可用45-50°C溫水浸各24小時,浸后用0.1%高錳酸鉀消毒30分鐘,然后用清水沖凈晾干播種,切忌帶濕播種。
播種時間一般在春分前進行,宜早不宜遲,以條播為好,行距10-15厘米,株距4-5厘米;種子宜立插在播種溝上,務必將種子的大頭向上,每畝播種量15-20公斤,播后用黃心土或焦泥灰覆上1-2厘米厚。而且還要蓋上一層薄稻草,再用噴水壺將水灑在上面保持床面濕潤。約過3-5天即可萌動,半月左右相繼出苗,出苗時間持續達1月余,一般發芽率可達90%。為防止剛出土的幼苗因遭雨淋而損失,并管好棚內溫度,當棚內溫度保持在15-20°C時,要進行通風;遇外界氣溫在15°C以上的晴天,白天可揭開薄膜,晚上蓋好。當出苗70%以上時分批揭去稻草,要及時搭架,加蓋遮陽網或蘆簾遮蔭。在苗木生長期間,除應經常澆水、松土、除草外,每隔半月追施一次充分漚熟的稀薄餅肥水,濃度可逐漸增大;如施化肥,可撒埋在播種溝之間,切不要沾著小苗,否則可造成燒苗。為防止發生病害,當種苗出齊后,每隔半月噴一次1%的波爾多液,直到雨季結束。立秋后拆去陰棚。
雪松扦插育苗技術-雪松繁殖技術 雪松扦插時間一年四季皆可扦插繁殖,春插三月中下旬為宜,夏插五六月為好,秋插八月中旬進行,晚秋和冬初仍可扦插,但當年不能生根。在大面積生產上,以春插和夏插為主,成活率較高,經濟效益較好。
選取插枝插穗應選幼齡實生母樹的樹冠中部一年生壯枝。如采取10年生以上大樹的枝條,宜采樹冠上部半木質化的枝條為宜,夏插宜剪取當年春梢作為插穗。剪取插枝以有露水的天氣為好,可在早晨或陰天進行,防止陽光過強,枝條失水。枝條采剪后對齊基部,用濕潤衛生紙或舊棉布包住保濕,隨即帶回室內處理。在室內將插條剪成15厘米長,基部要用利刀在芽下0.5厘米處削成馬耳形,上部在節上1.5厘米處剪成平口,注意不要撕裂表皮和損傷腋芽。插枝截剪后按直徑大小分開,捆成小把,然后用500ppm萘乙酸水溶液浸1小時,取出稍涼干即可進行扦插,勿置過久,應保持插枝新鮮,以利提高成活率。
苗床扦插時應按徑級長度粗細分開扦插,春插株行距5厘米×9厘米,夏插可適當密些,插前可先在苗床上開淺溝,然后進行扦插,直插和斜插均可,但斜插更好,接觸面積大,有利于生根。插入深度為6至8厘米,插后壓實,澆足水。
枝條扦插后搭陰棚或利用遮陰網進行遮蓋,透光度以30%-40%最為理想。插后每天早晚用噴水壺或噴霧器噴水1次,陰雨天少噴。插枝生根后,要控制噴水量和次數,以防爛根。同時要加強肥水管理。夏插溫度高時,要蓋雙層簾降溫,四周通風。晴天陰棚必須早蓋晚揭,雨天要及時清溝,排水防澇。立秋后可拆去陰棚進行煉苗,提高其抗性。一般插后50天左右可生根,成活率在85%以上。抽梢后可噴施0.2%的尿素或磷酸二氫鉀,促進新稍生長。翌春可按30厘米×50厘米的株行距移植于一般園地假植。
雪松移栽及養護:
1、起挖、運輸
起挖前做好選苗工作,要求所選苗木樹形優美,樹干通直,無機械損傷。對于樹冠偏大、枝條偏密的雪松盡量不要選用,以增加成活率和降低運輸、栽植的費用。提前做好記錄,以利于苗木到場后對號入坑。起挖前先用支撐物撐好苗木,防止樹木歪倒,以保證安全。另外,還應標記好苗木的陰陽面,以便于栽植時定位。筆者起挖的土球為直徑1.8米,高度1.6米,起挖后發現土球外緣均無大根(根徑超過2厘米)出現。采用軟包裝,先用草簾裹住土球,然后用草繩麻花狀纏繞,外層用棕繩再纏繞一遍。實踐證明,在土質良好的情況下,土球無一破碎。吊裝采用16T吊車,土球用鋼絲繩牽拉,鋼絲繩之間用U型扣連接,鋼絲繩與土球接觸處墊厚木板,防止其勒入土球。用主鉤掛住鋼絲繩,副鉤掛住樹干的2/3處,掛鉤處樹干均應用麻袋片層層包裹,防止繩子勒入樹皮。在樹干的1/2處還應拴一條長繩子,以利于在吊運過程中靠人力保持運動方向。苗木上車后,保持土球朝前,樹冠朝后,并用三角架撐住樹干,防止樹冠拖地。近距離運輸,要在樹干及樹冠上噴水,遠途運輸則必須加蓋篷布并定時噴水,以減少樹木的水分蒸發。
2、栽植
在每個樹穴內施有機肥20公斤,并用回填土拌勻填至土球的預留高度。栽植的吊裝方法與起挖吊裝基本一致。苗木吊到樹穴內在未落地前,用人力旋轉土球,使其位置、朝向合理,隨后將土回填,回填前應把所有的包裹物全部去除。最后分層夯實并做好水穴。
3、養護
1).苗木栽植后應立即扶架,扶架完畢后再澆水。第一次澆水應澆透,并在三天后澆第二遍水,十天后澆第三遍水。為保證成活率,我們在栽植的第四天結合澆水用100ppm的ABT生根粉3號作灌根處理。三次澆水之后即可封穴,用地膜覆蓋樹穴并整出一定的排水坡度,防止因后期養護時噴霧造成根部積水。地膜可長期覆蓋,以達到防寒和防止水分蒸發的作用。
2).為增加成活率,筆者在扶架完成后,配合苗木的整形作了疏枝處理。先去除病枝、重疊枝、內堂枝及個別影響樹形的大枝,然后再修剪小枝。修建過程中應勤看、分多次修剪,且勿一次修剪成形,以免錯剪枝條。修剪完成后及時用石蠟或防銹漆涂抹傷口,防傷口遇水腐爛。
3).苗木栽植之后應立即用噴灌機做噴霧養護,以保證樹冠所需的水分和空氣濕度。為了減少勞動強度,增加養護效果,筆者自行設計了一套噴水養護系統:提前在每棵雪松上安裝3至4個噴頭,噴頭的位置以水霧能將全樹籠罩為原則。每天定時噴霧,實踐證明效果非常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