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主要危害苗期及成株葉片。葉片染病,多發生在葉面、葉尖、葉緣處,呈褐色,形狀不規則,后期常擴展或融合成灰褐色大斑,邊緣棕褐色,波浪狀,病斑上生有許多黑色小粒點,即為其分生孢子盤。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濕度大時孢子萌發侵入葉片或幼苗進行危害,在連續陰雨、陽光不足、土壤黏重或棚室內濕氣滯留時易發病,24月最為流行。防治技術:發現少量病葉,及時摘除銷毀;生長季節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性;發病初期,用25%的炭粉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0%的炭必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75%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交替噴灑,每隔10天至15天一次,連續3次至4次。
平安樹炭疽病防治
平安樹炭疽病主要為害苗期和成株葉片。
癥狀
苗期發病影響較大,有時造成嚴重為害。葉片染病發生在葉面、葉尖或葉緣處,褐色,形狀不規則,后期常擴展或融合成灰褐色大斑,邊緣棕褐色,波浪狀。病斑上生有許多黑色小粒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子囊殼多于11月至翌年2月生成,發病重時常造成早期落葉。在平安樹上產生小黑點的葉斑病較多,必要時需鏡檢病原進行區別。
病原
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 et Schrenk稱圍小叢殼,屬子囊菌門真菌。無性態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稱膠孢炭疽菌,屬半知菌類真菌。分生孢子盤在受害表皮下生出,剛毛產生在分生孢子盤四周,褐色至暗褐色,上端尖。分生孢子梗單胞無色,不分枝,集中在盤中。分生孢子長橢圓形,單胞無色,著生在分生孢子梗頂端,大小10.8~12.75×5~7.5(μm)。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盤在寄主病部或病落葉上越冬。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濕度大時孢子萌發侵入葉片或幼苗進行為害,接著病部又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該病終年發生,連續陰雨,陽光不足或土壤粘重積水或棚室內濕氣滯留易發病,每年2—4月流行最盛。苗期發病受害重。
防治技術
(1)精心養護,發現病葉及時摘除。(2)增施磷鉀肥增強抗病力。(3)發病期及時噴灑25%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5 %使百克乳油800~1000倍液、60%炭必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建議噴灑生物制劑:蘭迪多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