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苗木站 苗木栽培技術資料: 主要病害防治
1.瘡痂病:南豐蜜桔新梢、葉片、果實最易感染此病。葉片被害常變形,果實被害常成瘤狀,品質低劣,稱為"釘子果"。
防治方法:(1)加強冬季清園,剪除、燒毀病枝病葉,噴施10-15倍松脂合劑或波美0.8-1度石硫合劑1-2次,減少越冬病菌基數。(2)改造郁閉桔園,加強春季修剪,改善桔園內通風透光條件。(3)藥劑保護:要求噴好5次藥。第二次,春芽萌動,芽長1粒米噴0.8%波爾多液;第二次,蕾期(4月中旬)噴0.5%波爾多液加2000-2500倍液尼索朗兼治螨類;第三次,花謝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時噴0.6%波爾多液;第四次,謝花后7-10天噴50-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代森錳鋅、500-800倍液;第五次,5月下旬至6月上旬噴0.4-0.5%波爾多液。
2.樹脂病:因發病部位不同而有各種名稱,發生在樹干上的稱樹脂病,發生在嚇片上的稱砂皮病,發生在果實上的稱蒂腐病。在桔樹遭受凍后最易發病和流行。
防治方法:(1)保護桔樹不受凍受澇,避免機械傷,夏季主干刷白,防止日灼,減少病菌侵入途徑。(2)主干、主枝發病用刀刮去病部組織,將病部與健部交界處的黃褐色帶刮除干凈,用75%酒精消毒,并涂上桐油托布津(1斤桐油加1兩托布津),或用刀在病健周圍縱劃數刀,深達木質部,涂50-100倍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連涂3-4次。(3)主干邊栽植2-3株枳殼苗,進行靠接換干或橋接。
3.腳腐病:腳腐病又稱裙腐病、爛蔸疤。主要危害根頸部們和根。發病前期不發新梢,或抽生短而弱的叢生枝,葉色帶黃。根頸部病斑一般環狀蔓延,使病皮腐爛,葉片凋萎,直至死亡。
其防治方法與樹脂病同。
4.煤煙病:煤煙病以病菌層遮蓋枝葉和果實,阻礙光合作用,嚴重時致使葉片早脫落,樹勢弱,甚至死亡。主要隨蚧殼蟲、粉虱、蚜蟲的活動而消長、傳播和流行。
防治方法:(1)重點防治好蚧殼蟲、柑桔粉虱、蚜蟲等害蟲。(2)除煤污:選晴天,噴施10-12倍面粉液或飯湯液(1公斤面粉用3-4公斤清水溶解無結塊放入鍋中煮沸,出鍋后按比例兌水),或機油乳劑100-150倍加水胺硫磷1000-1500倍液。(3)做好冬季清園工作。采果后結合清園噴施45%石硫合劑3000倍液加敵百蟲600-800倍液等。
1.瘡痂病:南豐蜜桔新梢、葉片、果實最易感染此病。葉片被害常變形,果實被害常成瘤狀,品質低劣,稱為"釘子果"。
防治方法:(1)加強冬季清園,剪除、燒毀病枝病葉,噴施10-15倍松脂合劑或波美0.8-1度石硫合劑1-2次,減少越冬病菌基數。(2)改造郁閉桔園,加強春季修剪,改善桔園內通風透光條件。(3)藥劑保護:要求噴好5次藥。第二次,春芽萌動,芽長1粒米噴0.8%波爾多液;第二次,蕾期(4月中旬)噴0.5%波爾多液加2000-2500倍液尼索朗兼治螨類;第三次,花謝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時噴0.6%波爾多液;第四次,謝花后7-10天噴50-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代森錳鋅、500-800倍液;第五次,5月下旬至6月上旬噴0.4-0.5%波爾多液。
2.樹脂病:因發病部位不同而有各種名稱,發生在樹干上的稱樹脂病,發生在嚇片上的稱砂皮病,發生在果實上的稱蒂腐病。在桔樹遭受凍后最易發病和流行。
防治方法:(1)保護桔樹不受凍受澇,避免機械傷,夏季主干刷白,防止日灼,減少病菌侵入途徑。(2)主干、主枝發病用刀刮去病部組織,將病部與健部交界處的黃褐色帶刮除干凈,用75%酒精消毒,并涂上桐油托布津(1斤桐油加1兩托布津),或用刀在病健周圍縱劃數刀,深達木質部,涂50-100倍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連涂3-4次。(3)主干邊栽植2-3株枳殼苗,進行靠接換干或橋接。
3.腳腐病:腳腐病又稱裙腐病、爛蔸疤。主要危害根頸部們和根。發病前期不發新梢,或抽生短而弱的叢生枝,葉色帶黃。根頸部病斑一般環狀蔓延,使病皮腐爛,葉片凋萎,直至死亡。
其防治方法與樹脂病同。
4.煤煙病:煤煙病以病菌層遮蓋枝葉和果實,阻礙光合作用,嚴重時致使葉片早脫落,樹勢弱,甚至死亡。主要隨蚧殼蟲、粉虱、蚜蟲的活動而消長、傳播和流行。
防治方法:(1)重點防治好蚧殼蟲、柑桔粉虱、蚜蟲等害蟲。(2)除煤污:選晴天,噴施10-12倍面粉液或飯湯液(1公斤面粉用3-4公斤清水溶解無結塊放入鍋中煮沸,出鍋后按比例兌水),或機油乳劑100-150倍加水胺硫磷1000-1500倍液。(3)做好冬季清園工作。采果后結合清園噴施45%石硫合劑3000倍液加敵百蟲600-800倍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