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節白蠟葉斑病
主要癥狀:葉斑病菌主要侵染對節白蠟葉片,極大影響對節盆景的美觀。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紅黃色小斑點,逐漸擴展成為圓形病斑,或不規則的多角形病斑,黑褐色,直徑1mm-5mm 后期,病斑中央組織變為灰白色。發病嚴重時,病斑相互連接,導致葉片枯黃、早落。在潮濕環境條件下,葉斑下面著生許多褐色的小霉點,即病產原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
發病時間:在湖北、湖南、江西等華中地區,該病于5月初開始發生,7-8月為發病高峰期。廣州等南方地區,發病稍早,山東、北京、河北等北方地區,發病稍晚。雨水多、霧多、露水重有利于發病,因為分生孢子只有在水滴中才能萌發。通風透光不良,植株生長不良,可加重病害的發生。
防治方法:
1、冬季徹底清除落葉并加以處理,生長季節及時摘除病葉。
2、栽植擺放密度適宜,以便通風透光,降低葉面濕度。
3、化學防治:可定期噴施國光銀泰600-800倍液,用于防病前的預防和補充營養,提高觀賞性;發病初期,病初期噴灑25%咪鮮胺乳油)500-600倍液,或50%多錳鋅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連用2-3次,間隔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