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梅的養殖技術及茶梅病蟲害防治
茶梅花色多樣,開花期長,色彩瑰麗,淡雅兼具,樹形優美,枝條大多橫 茶梅 向擴展,姿態豐滿,著花量多,因此很適合盆栽欣賞。茶梅主產我國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江及南方各省,為亞熱帶適生樹種。茶梅性喜陰濕,以半陰半陽最為適宜。強烈陽光會灼傷其葉和芽,導致葉卷脫落。但它又需要有適當的光照,才能開花繁茂鮮艷。茶梅喜溫暖濕潤氣候。適生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質土壤中,堿性土和粘土不適宜種植茶梅。
茶梅養殖技巧
茶梅花色多樣,開花期長,色彩瑰麗,淡雅兼具,樹形優美,枝條大多橫向擴展,姿態豐滿,著花量多,因此很適合盆栽欣賞。養好茶梅的關鍵是:
一、盆土要適宜:盆栽宜選擇質地疏松、肥沃、排水暢通、微酸性的培養土。北方宜用腐葉土或泥炭土為主配成的培養土。
二、施肥要清淡:施肥要力求清淡,且充分腐熟。若施生肥或濃肥會燒傷根系。尤其是一、二年生小苗,根系嫩弱,更不能施濃肥。一般情況下,2月至3月施一次稀薄氮肥,促進枝葉生長;4月至5月間施一次稀薄餅肥水,以利花芽分化;9月至10月施一次0.2%磷酸二氫鉀,促使花大色艷。為使盆土保持適當酸度,可結合施肥澆施礬肥水或用青草泡刷的水澆灌。
三、澆水要得法:澆水宜保持盆土濕潤而又不使之過濕。澆水要見干見濕,澆則澆透,切忌澆攔腰水。
四、遮蔭要適當:茶梅性喜陰濕,半陰環境最適宜。一般每年4月至9月,應在蔭棚下養護。夏季烈日強光會灼傷葉和芽,造成葉片卷曲、枯焦而脫落。即使是秋冬季節,光照過強對其生長發育也不利。
茶梅花赤葉斑病防治
病因及癥狀:該病由半知菌類葉點菌屬(Phyllosticta sp.)真菌引起。病斑多發生在較嫩的葉片上,初為淡褐色圓形漬狀小點。以后病斑蔓延,顏色由淡褐色變為棕褐色,有時多個病班連合成較大的斑塊或蔓延于整個葉片,引起葉片的大量枯焦和脫落。
發病規律:該病菌存活在寄主的病殘體上,孢子借助風雨、流水等傳播。病害一般從5月份開始發生,7~9月份為發病高峰,受害葉片再大量脫落。
防治方法:
①發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者25%滅菌丹400倍液,噴撒防治。
②在干旱時,可增加葉片噴水,以抑制病害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