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毛蟲油松的毀滅性食葉害蟲。1980~1981年在北京市郊區的平谷、密云、延慶縣和市屬的西山林場、十三陵林場發生,部分地區針葉被吃光,遠看似火燒一樣,對松林的正常生長影響極大,直至引起死樹,嚴重影響了首都風景游覽區的景觀。油松毛蟲分布近年來在北京市郊區的密云、平谷、延慶、房山縣發生較重,昌平、海淀、門頭溝區和懷柔縣也有不同程度的發生。
油松毛蟲發生規律:松毛蟲種類很多,華北地區為油松毛蟲,東北地區為落葉松毛蟲,南方各省為馬尾松毛蟲。北京地區油松毛蟲1年發生1代跨兩個年度,多數以3~4齡幼蟲于9月下旬陸續下樹越冬,越冬場所有樹干根際的雜草、枯枝落葉層下、土壤深3~5 cm處、樹干附近的大小石塊下和粗皮裂縫中。第二年3月初(當日平均溫度達5℃時)越冬幼蟲陸續上樹,取食針葉,食量逐漸劇增,幾日內能將針葉全部食光。7月中旬當年一代成蟲陸續出現,成蟲具有遷飛和選擇松林生長較好的林子產卵的習性,卵期約7d,幼蟲孵出后取食一段時間,即到了3~4齡(個別有5齡)時就開始下樹越冬,大樹上有部分幼蟲不下樹而在粗皮裂縫中越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