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柳是最近幾年才逐漸興起的新的生長快速的樹種,以扦插為主,在春秋季均可進行,一般采用平頭狀修剪。竹柳的管理比較容易!
竹柳是新的柳樹雜交品種。竹柳用途廣泛,是工業原料林、大徑材栽培、行道樹、園林綠化和農田防護林的理想樹種。竹柳根據適應區域和特性不同分為不同品系,現保存的僅有竹柳5號,竹柳7號,竹柳3號,幾個品系,其中以竹柳3號表現最優。
竹柳為喬木,生長潛力大,高度可達20米以上。樹皮幼時綠色,光滑。頂端優勢明顯,腋芽萌發力強,分枝較早,側枝與主干夾角30~45度。樹冠塔形,分枝均勻。葉披針形,單葉互生,葉片長達15—22cm,寬3.5-6.2cm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明顯的細鋸齒,葉片正面綠色,背面灰白色,葉柄微紅、較短。
竹柳的圖片資料:nclick="window.open('/uploads/allimg/1401/6_140109113038_1.jpg')" style="cursor: pointer" border="0" alt="" src="http://www.fk691.com/skin/default/image/lazy.gif" class="lazy" original="http://www.fk691.com/file/upload/202009/09/115237371.jpg" width="501" height="670" />
竹柳常見病害及防治措施:
發病癥狀 該病發生在竹柳主干、主枝和小枝上,有干腐和枝枯兩種類型。主干及枝干部發病為干腐型,發病初期表皮為赤褐色,皮層腐爛變軟,后期病皮干縮下陷,病斑上出現許多黑色小突起,為病菌的子座,在陰雨氣候條件下可擠出黃色絲狀分生孢子角,導致皮層糟爛,病皮與木質部分離。小枝發病后,病斑迅速環繞枝條一周,導致枝條枯死,稱為枝枯型。
病害分析
該病發病主要由污黑腐皮殼菌引起。主要危害樹勢較弱特別是新移栽的竹柳。如發生干旱、日灼、凍害等惡劣環境條件時,病害將會迅速發生。定植竹柳是一定要提前做好種植年限的考慮,以便設計合理的株行距。定植過密極易引發該病。每年四月上旬開始活動危害,4月下旬為第一次發病高峰期,發病初期出現灰褐色水漬狀斑,不及時防治,后期病斑上生出許多針狀小黑點即分生孢子器。8月份為第二個發病高峰期。10月病情停止發展,但病菌仍然存在。
防治方法
1、增加樹勢,及時清除病死枝,對樹勢較若的新移栽樹木涂抹藥劑進行預防保護。
2、 對發病較輕的竹柳樹木采取刮劃包扎術,根據發病情況以及樹勢進行不同深度、寬度、縱度的刮劃。(非專業人員請教當地林業人員進行指導刮劃。)對發病較重的竹柳樹木,補充營養液提高其長勢,同時對竹柳樹冠進行非定干修剪
以上講述了竹柳的用途、優點、圖片和竹柳的病蟲害防治措施,竹柳的發展趨勢確實非常迅猛,投資竹柳事業還需要仔細考察論證!




